從管理主體來分,可把船舶管理分成三種類型,即:船東本身管理船舶(包括航次租船和期租),稱為第一方船舶管理;租船人(主要是光租)管理船舶,稱為第二方船舶管理;獨立專業公司管理船舶,稱為第三方船舶管理,也叫專業船舶管理。這類公司就稱為專業船舶管理公司。
專業船舶管理公司是向船東提供船舶管理服務并收取管理費用的經營主體,其迎合了船舶所有人(投資商、非專業船東等)、租船人、船舶經營人等的市場分工需要。其服務范圍廣泛,包括船舶全面技術管理、船員管理、船舶租賃、船舶買賣、船舶保險、新船監造、管理咨詢等多元化服務。
國外主要船舶管理公司現狀
在國外,船舶管理公司較早就受到重視,現在已經相當普遍。目前,國外現有的船舶管理公司已經頗具規模,在船舶管理方面都具有較好的成績和豐富的經驗。
1.V.Ships船舶管理公司
V.Ships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船舶管理公司,其總部設在蒙特卡洛,目前在全球已有20個辦事處,共管理著657艘船舶以及25000名海員。其管理的船舶種類多達十多種。其中,散貨船153艘,原油輪142艘,成品油輪29艘,滾裝船65艘,集裝箱船36艘,氣體運輸船37艘,化學品船46艘,雜貨船22艘,多用途船27艘,自卸船23艘,客船32艘,其他船舶25艘。該船舶公司于1984年從布拉索夫集團分離獨立,由于GE(通用電氣)的投資,擁有很強的資金籌措能力,從1996年起通過收購擴大了規模。2000年V.Ships船舶管理公司吸收了新加坡京迎卡航運公司,從而使其市場份額躍居首位,同時確保了亞洲的據點。2001年,又收購了國際市場份額居第三位的Acomarit船舶管理公司,成為國際船舶管理業界的龍頭老大。
V.Ships船舶管理公司在世界上的25家公司設有船員招募事務所,其中10個設有船員訓練中心。其每年購買零件和船舶用品的金額達到約2.5億美元。
2.哥倫比亞船務公司
排名世界第二的Columbia船舶管理公司創建于1978年,總部設在塞浦路斯,目前世界市場份額為6%。公司現在管理的300多條船舶都已安裝了船舶管理系統軟件,保證了按照ISM和ISO的規則和標準進行船舶管理,同時又能保證為船隊和客戶提供快速和高效的服務。
3.巴伯船舶管理公司(Barber)
世界排名第三的巴伯船舶管理公司市場份額5%,管理的船舶達到234艘,其中散貨船29艘、多用途船9艘、集裝箱船6艘、汽車專用船37艘、油輪72艘、LPG船15艘、液裝船18艘、客船8艘。巴伯掌握的船員達到6400人以上,在世界13個國家設有船員調配代理公司,在印度設有海運訓練中心。
巴伯公司將軟件部門分離出來,單獨成立了巴伯軟件解決方案公司,如今已發展成為海事產業領先的軟件供應商。巴伯還設有巴伯海運咨詢公司,提供從造船計劃到新船交付全過程的咨詢服務,包括船型分析、監造等。迄今巴伯己至少在16個國家對130艘以上新造船進行了監督業務。
4.英國東方集團(Anglo-Eastern)
成立于1974年,與英國著名的船舶管理公司登霍爾姆合并后該公司管理的船舶總數達到140艘,其中散貨船45艘,集裝箱船40艘,液化氣船20艘,油輪25艘,其他船10艘。該公司最近在新加坡開設了新的事務所,管理7.8萬立方米LPG船和12.8萬立方米LNG船等,成為管理LNG船的幾家船舶管理公司之一。
該公司總部設在香港,并在格拉斯哥(英國)、蒙特利爾(加拿大)和新加坡設有事務所,另在東京(日本)、奧克蘭(新西蘭)、安特衛普(比利時)、休斯頓(美國)設有供應處,實行24小時服務。
該公司船員以印度和菲律賓人為主。在印度孟買和菲律賓的馬尼拉設有船員研修設施和事務所。英國東方集團的最大特點是其工作人員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公司高級職員具有海洋工程、船長等許多工種的專業知識。該公司的工務監督都具有輪機長的資歷,有豐富的海上工作經驗。
5.Executive(執行)船舶管理公司
Executive船舶管理公司是1998年4月設立的,總部設在新加坡,現在管理的30多艘船中約有20艘是日本船主的,是一家與日本有密切關系的管理公司。該公司管理的船舶有海峽型散貨船、巴拿馬型散貨船、靈便型散貨船、成品油輪、化學品船、液化氣船等。船員共有約600人,都是印度人。在船員和船隊的管理中,由該公司開發的管理軟件“ERMAnywhere”發揮了極大作用。
6.華林船舶管理公司
香港華林船務公司旗下的船舶管理公司創建于1971年,在業內享有盛名。通過自身培訓、管理和雇傭的5600船員服務于170多條巨輪,加上岸基的150名技術人員組成了強大的服務體系,可以給世界上絕大多數種類的船舶提供專業的個性化管理服務。
國外船舶管理公司的發展趨勢
1.專業化
國外船舶管理公司目前將發展重點落在功能分擔、構筑信息化網絡等方面,以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
在功能分擔方面,船舶技術管理、船員訓練和調配、采購與會計、風險管理等都在向專門化方向發展,在日本,由一個人進行船舶監督的情況不少,而其他大型船舶管理公司都由專門人員分擔功能,效率更高。
在構筑網絡方面,由于建立了共享信息系統,當事故發生時各事務所能瞬間做出反應,這種體系可以提高競爭力,同時也能在世界各地確保船員及其培訓的質量。
由于船舶管理業競爭激化的原因,船主可在廣泛范圍內選擇高質量的船舶管理公司來代其管理船舶及船員業務,因此船舶管理公司在服務專業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2.獨立化
船東委托專業船舶管理公司來管理船舶正呈上升趨勢。獨立的船舶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船舶在全世界有約8300艘,年增長率達到3.5%。與海上貨運量增長率僅為百分之一點幾相比,這是一個高增長率。
委托管理公司進行國際船舶管理的原因是:航運公司將工作重心集中于財務和營運管理;船主在資產方面將船舶作為非投資對象的趨勢己經加強(不是長期保有,而是短期保有);外國船員的大量增加導致船員忠誠度下降;本國缺乏專業的國際船舶管理人才。
我國專業船舶管理公司的現狀
對于我國來說,船舶管理公司是一個新生事物,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F在,國內已有好幾家公共船舶管理公司,但其規模都不大。各大海運公司相繼成立下屬的船舶管理公司,大多以自己的機務、海務部門為雛形,申請相應之DOC,行使船舶管理公司職能。我國大多數船舶管理公司還不夠專業化和獨立化,它們大都是船務公司自己投資成立的,所管理的船舶主要來源于母公司的船舶或者兼營船舶管理業務?傮w來看,由于缺乏經驗和技術,加之人們對其重視程度有限,我國的船舶管理業至今發展得還不夠成熟和規范,在管理方法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人們去探索和研究。
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國外船舶管理公司的發展己日趨成熟,已具有很高的專業化水準。我國船舶管理公司若要躋身國際船舶管理公司的行列,就必須借鑒國外公司先進的管理經驗,努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1.品牌戰略
船舶管理公司需要品牌,以證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專業技術管理服務是公司品牌的支柱,其中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管理體系、公司文化以及專業管理軟硬件都是相關因素。越來越多的航商體會到,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對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加強管理控制、提高決策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公司管理綜合實力、形成品牌的一個重要舉措。
2.地理位置戰略
船舶管理企業為了服務船舶的業務往來和解決地區辦公時差而在某些港口設立公司辦事處或分支機構,形成服務網絡。一般這些辦事處或分支機構須設立在離客戶或租船人近的地方或船舶經常掛靠的區域。
從目前世界知名船舶管理公司總部所在地來看,有格拉斯哥(英國)、塞浦路斯(地中海東部)、蒙特卡洛(摩納哥)、香港(中國)等。這些公司主要考慮該城市的商品價格、員工薪金、專業人才選擇、交通方便、貨幣兌換、稅收、行業服務設施以及行業政策等因素。相信中國上海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成為船舶管理業進駐的熱點城市之一。
3.人才戰略
船舶管理業說到底還是“人”的產業,人才戰略是關鍵。必須從建立良好的船員培訓管理機制做起。船舶管理專業人才不僅僅需要豐富的船舶實踐經驗,還需要掌握現代國際航運和管理的理論知識,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同時,要善于挖掘潛在人才,以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為指導,做好人才的招募、培訓、開發、培養、考核、評價以及提拔等工作,使管理公司既有精英,又有規范化制度,從而保持良好的競爭力。
|